短視頻社交電商真的這么火嗎?是噱頭還是實力?

根據Trusrdata數據統計,有88%的互聯網用戶會使用短視頻社交;79%的互聯網用戶通過短視頻獲取新聞資訊;70%的互聯網音樂用戶通過短視頻看音樂MV/音樂專輯;41%的互聯網用戶電商購物時會觀看短視頻展示……短視頻,成為一種互聯網生活方式。

短視頻增長迅猛,日均使用時長一路飆升,2018年短視頻行業日均啟動次數高達8次,日均使用時長達87分鐘。一時間快手、抖音、火山小視頻、西瓜視頻等短視頻軟件快速走紅,并力求在市場中尋找自己的一杯羹。今年四月,抖音推出購物車功能打通計劃,以小程序的方式接入京東,此外抖音還會以類似的方式接入其他第三方平臺,滿足用戶的相關需求。

從本質上來看,社交電商其實依然是以流量為對象的發展模式,以社交為主要紐帶的流量獲取完成。短視頻則是以內容為主,成為流量大戶。但當下短視頻內容平臺苦于變現困難,而電商則困于引流旋渦,兩者的結合是偶然也是必然,如今,短視頻商業變現途徑越來越多元,營銷植入、廣告定制、打賞、網紅經紀、品牌運營等都有成功實踐,其中,以廣告、電商以及IP運營為主要方式。

根據《2019短視頻營銷白皮書》,40.5%的數字營銷決策者選擇短視頻平臺作為品牌營銷的重要部分,36.7%的數字營銷決策者將短視頻加入到數字營銷矩陣。毋庸置疑,短視頻營銷成為了移動營銷矩陣的重要組成部分,開啟了商業盈利新模式。

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不愿購買?
對于用戶而言
1
短視頻中購買到的商品往往價格上并不便宜
因為他們不光要支付產品費用
更需要支付商家高昂的廣告成本
2
短視頻鐘的商品質量得不到保障
3
購買到的商品售后得不到保障
4
用戶不匹配
很多用戶只是想簡單的觀看視頻
哪怕是好玩的廣告內容
抖音不是淘寶,而是視頻導購

誤區盤點
1.以拍段子或與產品不相關的內容進行吸粉
2.喜歡偷懶,發發圖片或者搬運視頻,強行廣告
3.發布內容無人群定位(垂直度低)
商家該做些什么?

1、粉絲經濟:精準的粉絲群體

2.流量沉淀:內容和社群讓流量沉淀下來

當下抖音電商內容模式可以分為以下四類:
1.同類產品對比,推薦其中更好的一款【測評】
2.真實需求為重,好看或實用產品【種草】
3.常有質量或美觀問題等產品體驗使用【避雷】
4.好產品的優惠信息推廣或促銷【低價】
這四大內容核心思想模式屬于4種視頻形式,而不是4種賬號類型。我們在抖音上無論賣什么產品,都可以參照這些模式。通過我們的手段去評判去告訴觀眾哪一款產品更好,這就是導購做的事情。在此過程中,內容凝聚了流量,面對大量流量,我們需要進一步構建粉絲社群,通過微信等社交渠道實現流量沉淀,與用戶建立強關系,從而減少獲取流量的成本。在為粉絲提供產品和服務時,也更有針對性,這是內容電商的重要優勢。
3.粉絲信任度高:紅人與粉絲建立強關系?

擔心產品質量,可能是每個消費者都會存在的情況,因為對商家不了解、對平臺不了解、或者過于復雜的操作環節,消費者會最終舍棄想要的產品,或者將產品永遠存放在購物車內。所以在內容電商營銷場景中,KOL的引導成為大眾產生購買欲望和提升粉絲信任度的關鍵。潛在用戶在觀看視頻過程中會與紅人互動,產生社交,這種關系超越買家與賣家這件的關系,隨著互動、交流的深入以及對內容的持續關注,粉絲與紅人之間逐漸建立信任感。這種信任感或情感上的偏好會降低粉絲對產品的標準,更容易形成購買動機,完成從意向到決策的轉化。

內容電商為產品和用戶搭建了高效的溝通橋梁,對內容變現及電商流量獲取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。因此,內容平臺和電商平臺都開始為內容和電商的結合各自發力。一方面,內容平臺逐漸打通電商渠道,不斷完善自身的商業化營銷產品。另一方面,近年來電商平臺也開始向內容靠攏。與此同時,傳統電商平臺也開始逐漸轉型,加入更多內容板塊,甚至推出獨立的短視頻APP助力內容營銷。
